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
B.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C.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D.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思想和政治运动,其能掀起人心于一时者大抵以民族主义为出发点,并基本上假借民族主义的动力。”下列口号与此不符的是
A.“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C.“打倒孔家店! ”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争
②立法利于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④立法更好地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十余人”,“百余人”,“二百余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诸多说法,其中以“二百余人”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
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
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古希腊哲学的三位最具影响的思想家是( )
①苏格拉底 ②柏拉图 ③亚里士多德 ④黑格尔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以下为四国宪法条款内容,按照颁布时间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②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
③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一切案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
④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其开会、闭会、停会及众议院之解散,皆以天皇之命行之。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③④② | D.②①③④ |
下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
B.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 |
C.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 |
D.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
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是中国20世纪末叶发表的、走向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其主要依据是中共十四大
A.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B.坚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D.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B.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
C.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 |
以下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其本国资本原始积累 |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
据估计,宋代垦田数为7亿亩,且亩产量比唐代提高1.5倍。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
①人口的增加 ②均田制的实施 ③高产水稻的引进 ④曲辕犁的推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