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待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③“安土重迁”的思想 ④重视农业的观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
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
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
《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亩”、“郤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 B.土地日渐私有化 |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 | 资本主义的萌芽 |
C. |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 D. |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税米 |
弘治年间(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
86600石余 |
3970斤余 |
3175匹余 |
2560270石余 |
嘉靖年间(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
82965石余 |
4264斤余 |
3411匹余 |
2576888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
A.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
B.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 |
D.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
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
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
学者研究发现:春秋以上是大家族最盛的时期,战国时代渐渐衰微,汉代重新恢复,此后一直维持了两千年。导致大家族衰微,小家庭增多的原因不包括
A.小农经济发展 | B.宗法观念结束 |
C.诸侯争霸影响 | D.各国变法推动 |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
下图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 )
A.一牛挽犁的普及 | B.播种效率的提高 |
C.耕土深浅的控制 | D.山地的开垦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
A.铁制工具 | B.曲辕犁 |
C.风力水车 | D.石刀石斧 |
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 |
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 |
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 |
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与“此渠”同一时期修建的另一古代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井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