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以首都开封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 闲民”。这说明宋代(    )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
B.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农业经济走向衰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一种说明更为合理(  )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年月,足以清楚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是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文描写大多不准确,肯定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研究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佔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 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被侵蚀 D.封建等级森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A.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商鞅“重农抑商” B.北魏推行均田制
C.北宋“不立田制” D.张居正“田赋征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吴中纪事》中指出:“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居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图8),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地主享有等级特权 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强
C.租佃关系开始产生 D.中央集权受到侵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