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明置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据此可知,提刑按察使司的设置(   )

A.实现了司法独立 B.有利于整顿吏治
C.加强了地方权力 D.实现了权力制衡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以下对题干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B.事实上指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相关方法
C.可以看出此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划时代革新
D.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出当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岳麓书院院训“忠孝廉节”碑文由朱熹所写,每字一碑,分嵌在讲堂左右两侧。结合四字碑信息,以下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

A.四字碑揭示了楷书的端庄浑厚
B.书院教育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四字碑体现了理学的本质内涵
D.朱熹将理学发展成官方哲学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同盟关系的逐渐破裂,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渐显,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同时也正是受国家利益的驱动,亚非拉地区诸多国家走上了“联合”之路,到1961年,这种“联合”正式形成。以下对题干亚非拉地区的“联合”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不与同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B.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对美苏两极格局强烈冲击,削弱了美苏的力量
D.是特殊国际政治格局下,居于现实的务实举动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对题干材料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对他国文明的应用,还要讲究系列的科学方法
B.欧洲的先进技术、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帮助不大
C.应该结合本国国情来学习他国,走“自己的路”
D.外国文明具有可用之处,但绝不能够照搬照抄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美国宪法制定二百多年,没改一个字,只有一个一个的修正案。”以下关于上述观点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有误的是(   )

A.美国1787年宪法对美国国家发展适用性较强
B.美国宪法所具备之独特政治智慧的实用价值大
C.极大反映出了作者对美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向往
D.美国民主政治在1787年宪法框架内不断完善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
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填投降。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古高原,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册封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攻灭大小和卓木,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康熙二十八年(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西至沙必乃达巴汉(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途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统一的历史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 - Khamis dollars)
从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祖(后周郭威)崩,养子(柴)荣继位。是时,胡人南侵,民徙亡,田亩荒。(955年2月)荣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一半;二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北地诸州自藩界来归者,五年内三分交还两分;十年内交还一半。”同时诏令拆毁佛寺,勒令僧尼还俗。
(958年)诏令:诏左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四十人分行诸州,均定田租。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使通。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目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周世宗改革的历史作用。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福泽谕吉)自幼生长在门阀观念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里,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希望早日离开中津,摆脱门阀制度的枷锁,另谋发展。二十一岁时,他如愿以偿,到长崎学习兰学(荷兰语文及学术)。他去长崎的那一年(1854年),日本与美国缔结了和约。兰学可说是日本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当时,绪方洪庵(1810年-1863年)是一位兰学大家,他开设的家塾叫做适斋塾,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兰学塾。
——摘编自于楷《福泽谕吉与明治维新》
材料二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人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有学致善聪,无学致恶愚,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2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早年经历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福泽谕吉的主张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主要内容是: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包括: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方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哪些权益。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史黑暗时代东方之怪魔的人物,而绝非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袁氏以个人厉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缺乏现代国家观念,以经验治国,法律观念薄弱,不解现代政治文明之真相,不能用正人君子及有用之才。袁氏执政四年来,政绩乏善可陈。
——摘编自梁启超《袁世凯之剖析》
材料二      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农民革命”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宪制体制”。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
——摘编自于永年《重读袁世凯》
(1)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世凯。

来源:2015年高考备考总动员高三历史模拟卷】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