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帝国。在漫长的边境线
上,驻军对周围胡人严加防范或在其可能威胁到帝国安危之前就予以消灭,而在帝国内部腹
地,则是另外一番山水田园男耕女织的惬意生活。张二郎就是此时生活在江南扬州城郊的农
夫,他遇到的情况最可能是
A.闲暇时,与妻张王氏一起用花楼机纺棉,预制过冬棉衣 |
B.趁冬日水浅维修本村小清河畔的筒车,以备来年春耕取水 |
C.秋后往集市贩卖新米,换得银两后往邸店兑换飞钱筹买耕牛 |
D.耕织富裕之余为家中添购瓷器,竟无意中购得一件粉彩花瓶 |
该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
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 |
C.天然植被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 |
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 |
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我家庭消费的同时,
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 |
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
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生产意识 |
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 |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 | B.土地禁止买卖 |
C.土地私有出现 | D.农业水平提高 |
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
因为( )
A.小农经济兴衰关系封建经济繁荣和政权安危 |
B.小农经济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的世界地位 |
C.小农经济兴衰与否关系到农民生活是否稳定 |
D.小农经济稳定与否是对封建统治者褒贬的依据 |
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 B.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
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 D.贵族争夺土地 |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重视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
A.受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
C.皇帝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
D.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
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
B.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
《诗经·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与这一诗句
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 B.土地公有制瓦解 |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D.井田制遭到破坏 |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
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
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
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
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
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
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