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存在的基础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三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消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受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该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
《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出现上述情形的原因有( )
①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商人的富贵
③农民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
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本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是(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材料表明北宋政府( )
A.搜刮百姓 |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不抑兼并 | D.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③④①② | B.④②③① | C.④③②① | D.②③④①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 |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稳定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原因
A.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 B.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
C.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 D.土地兼并的剧烈化 |
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
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
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