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 B.铁犁牛耕的出现 |
C.国家走向统一 | D.封建制度的确立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C.统治者“不抑兼并” |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
B.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牲(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人物 |
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镇压或招抚,其最终目的都是化“贼”为“民”。这表明,当时朝廷( )
A.增加户口以保证赋役征派 B.意在加强君主专制
C.中央集权呈现出弱化趋势 C.力图保护小农经济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
B.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
D.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
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连续性 | D.脆弱性 |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 B.注重精耕细作 |
C.尚未推广牛耕 | D.雇佣关系盛行 |
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宋代福建( )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C.男女分工明确 |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