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并现象一直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历代封建王朝为确保财源,巩固统治都曾实行过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根源是封建
A.地主土地私有制 | B.土地国有制 |
C.重农抑商政策 | D.赋役政策 |
在中国古代圣王传说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
A.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
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 |
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 |
D.神农氏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 |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以下哪一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
A.促进了牛耕技术的推广 | B.推动了水利的兴修 |
C.出现了著名的冶铁中心 |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出现 |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 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章。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 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
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
A.青铜制造业发达 | B.铁器在农业中使用 |
C.畜牧业发达 | D.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
人口迁移是一种历史现象。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人口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促进了中国境内新的民族形成的是( )
A.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 |
B.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
C.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
D.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文明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 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
C.有利于安排农时,发展生产 | 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
据葛剑雄著《简明中国移民史》的研究,靖康之乱后出现第三次人口南迁高潮,仅两浙路、江西路、江东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已有移民及其后裔约581.2万,估计在绍兴和议签订前(即1141年前)大约有500万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南方。如此大量的北方农民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使南方避免了北方的战乱,社会秩序稳定 |
B.大量北方农民涌入南方,使南方出现土地紧张等问题 |
C.北方农民进入南方,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 |
D.北方农民移民南方,加强了南北方生产技术的交流 |
宋代福建产生了7607名进士,约占进士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19人考中状元,最为著名的是永福县(今永泰县)“七年连中三状元”,一时传为佳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
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和政治中心南移,促进福建经济文化发展
④福建是朱子学的发源地,教育事业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