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秘有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

A.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必然产生专制
C.东方小农在思想上普遍信奉皇权主义
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
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吏治腐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C.“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D.“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今天江南农村仍比较常见的铁犁,铁犁在汉代的重大改进之处是代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 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为山东沂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 纪念邮戳。“牛郎织女”是我国民间流传千古的爱情传说,这一传说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因素有

 ①男耕女织   ②农业手工业相结合
③自给自足   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统计显示,北宋时期的72位宰相中,北方(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共41位,江南(安徽、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共26位;南宋时期的62位宰相中,北方仅仅5位,江南47位。上述数字不能说明

A.南宋时期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 B.经济中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
C.和江南相比,北方文化已经完全没落 D.这与南宋偏安江南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里成为日用工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秋七月,初税亩”
B.“宗庙之牲,变为畎亩之勤”          D.“除井田,民得买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 —5 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享利农书》记载为 3 倍;从而《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 倍,麦类则为44—200 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②农业科学技术领先 ③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④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 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食货志》记载: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谷多。以下对材料中的耕作方法叙述不恰当的是(    )

A.该耕作法是垄作法的发展 B.该耕作法提高了粮食产量
C.使用该耕作法后,一年两熟制形成 D.这是一种保苗抗旱的耕作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