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土地制度或农业政策对农民(或奴隶)明显有利的是
①北魏至唐朝的均田制 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时的农业政策
③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④商周时期的井田制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宋代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
A.出现间作、套作复种技术 | B.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 |
C.出现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 | D.出现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 |
《左传》记载,襄公四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 | B.土地禁止买卖 |
C.土地私有出现 | D.农业水平提高 |
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A.神农教民农耕 | B.黄帝创制历法 | C.尧舜禅让 | D.大禹治水 |
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 B.牛耕的出现 |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 D.铁器的产生 |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文中“公田”的实际占有者是
A.周王 | B.贵族 | C.平民 | D.奴隶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以上是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选段,这段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男耕女织 | B.刀耕火种 | C.铁犁牛耕 | D.精耕细作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 B.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 D.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话最能反映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 B.种地获利更大 |
C.自然经济无需商业 | D.封建统治者重本抑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