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精耕细作 ③男耕女织 ④以土地国有制为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纤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这种现象根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 | B.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
C.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 D.人口过快增长的压力 |
土地一直是各国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注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
B.唐朝时吁田和围湖造田现象更加普遍,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开发。 |
C.建国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给人民 |
D.美国的西部开发使资本主义经济向西部扩展 |
楚汉战争时,有“米石万钱”的记载,而据《太平御览》,汉文帝时,谷价至于石数十钱。后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的历史记录。导致粮价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劳动积极性的大幅提高 | B.汉朝正确的农业政策 |
C.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 | D.战争期间粮价上涨,和平时期降低 |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鼓励人口 增长。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情况最为相关 :
A.防止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社会动荡 | 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 | D.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的兵源 |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得以初步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
①铁制农具的逐步推广
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一些诸侯国扶植个体小农经济的改革
④曲辕犁的发明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春秋齐鲁分别实行“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其实质
A.根据土地多少收税 | B.根据土地好坏收税 |
C.按公田数向耕者收税 | D.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
《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A.司母戊鼎 | B.“废井田,开阡陌” | C.曲辕犁 | D.交子 |
在十二生肖中,牛是最勤劳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直享有尊崇的地位,因而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下列关于牛的评说中,不具有可能性的是
A.牛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殷商时牛已经拉着犁给人耕地了 |
B.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 |
C.唐诗“牛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描写老牛田地耕作劳累 |
D.人们常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只问耕耘、不问索取的人称为“老黄牛”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并相互交融 |
B.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 |
C.生产工具、技术不断演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D.人口的增加既为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又带来了巨大压力 |
右图中所示的两种农具的相似点是( )
①靠人力操作
②利用畜力
③用于农业灌溉
④重要的水利工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主持修建该工程的是
A.大禹 | B.郑国 | C.李冰 | D.王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