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区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以上是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选段,这段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精耕细作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出现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

A.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B.唐朝的市坊分立
C.唐朝时商业活动有地域限制 D.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某一城市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这个城市应当是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a点对应的历史时期,主要使用的能源是

A.电力 B.石油
C.煤 D.核能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设备不同 B.建筑材料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展品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机器 B.英国展品占了绝大部分
C.美国在世博会上展示了令人吃惊的实力 D.中国也有不少世界先进的展品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是

A.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 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阙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透过这段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应首先取决于

A.民族独立 B.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C.坚持实业救国 D.彻底结束封建专制统治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厦门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幅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内容直接相关的是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新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的前面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袖子上的三粒纽扣,代表三民主义;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A.长袍马褂 B.中山装 C.西装 D.列宁装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权利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 B.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
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D.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其含义是指

A.各国乘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B.更多地运用科学技术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运行机制 D.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保护劳工权利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1年11月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里的“道路”主要指
 

A.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工业化道路
C.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3月两会期间,温家宝对中外记者说:“我现在所忧虑的是,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它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美元的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最早体现在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B.关贸总协定中
C.北美自由贸易区中 D.《北大西洋公约》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本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包括

A.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B.部分产业受到冲击
C.可能使中国出现贸易逆差 D.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3年12月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宣布该州发现了1头出现疯牛病症状的奶牛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美国的牛及相关产品入境,严防疯牛病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展经济,关注民生,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的两幅图片

(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保障民生的具体做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六单元引言
(2)请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三  由于粮食和日用品产量有限,我国曾经对粮食、食油、布料等实行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工农业产品的增加,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政府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票证供应。当年的粮、油、布票证,如今成了收藏家的藏品。现在,人们再也没有花钱而买不到东西的烦恼了。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66页
(3)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根据上述经济政策的调整,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单位:亿元)

 
1978年
1989年
1991年
1996年
1997年
2000年
出口
  98
 525
 719
1510
1827
2272
进口
 109
 591
 638
1388
1424
2037

(1)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世贸组织的前身是什么?是由哪个国家首先倡议建立的?
材料二  中美就中国入世问题经历了14年的谈判,2000年10月以克林顿总统签约划上句号。在签约中双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努力工作、最终圆满签约。有评论说:中美签约,双方都是赢家。
材料三  2000年,世贸组织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发展的形势,应如何应对?

来源:2010年三峡高中高一期末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