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A.相对而言稳定的社会环境 B.水利工程的兴修,大批良田的开垦
C.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形成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自唐代开始实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    )

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
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
C.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千耦其耘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书·食货志》:“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
①“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②“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③“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④“秋七月,初税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井田制的瓦解
C.冶金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C.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能生动反映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右图剪纸体现了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
 

A.盐铁官营 B.集体协作
C.男耕女织 D.牧业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