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
B.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 |
C.易导致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意识 |
D.可以消除割据,维护国家的统一 |
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 )
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 |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
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
C.君权至上的后果 |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
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
B.中朝内阁军机处 |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
B.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
D.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 )
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
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
有人把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形象地概括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 B.中央与地方权力争夺的表现 |
C.皇权对地方影响较小 | D.中央专权易导致地方的叛乱 |
下表中的评价与史实最相符的选项是( )
史实 |
评价 |
选项 |
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 |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
A |
唐朝设置节度使 |
巩固了边疆,防止了地方割据 |
B |
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
分割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C |
明朝设内阁首辅大臣 |
拥有了宰相的职权,统领六部 |
D |
“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 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 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
下列四图反映了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 | B.②④③①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 |
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 |
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 |
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