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这一内容的是
A.分封制 | B.三省六部制 |
C.通判制 | D.行省制 |
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
A.封建制度无法长期有效运行 |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 |
C.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能保障 |
D.圣贤在分封制下很难出现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以下四篇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B.《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C.《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 |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比较普遍推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 |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 |
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 |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
中国古代史上,从汉朝到明清,历朝统治者先后设置“中朝”、“内阁”、“军机处”这些机构。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A.重用人才 | B.削弱相权 | C.加强君权 | D.关注军事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立国之初往往要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④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 |
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 |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改革存在着一个一贯的理念
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
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内容 |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
下列图表是根据贵池县志整理出来的“池州建制沿革”简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时期 |
池州行政建制沿革 |
春秋 |
属于吴国 |
秦朝 |
为鄣郡所辖 |
汉朝 |
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 |
唐朝 |
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池州。 |
宋朝 |
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 |
元朝 |
改池州为九华府。 |
A.春秋时池州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B.鄣郡首任郡守可能是秦始皇任命的
C.汉唐时期的郡守可以世袭
D.元朝时池州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