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5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进步意义?(5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三
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伏尔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孟德斯鸠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与矛头指向。
(2) 据材料三,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
(3) 材料所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出现了启蒙思想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与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2)概括东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3)17世纪中国的启蒙思想只能称作“中世纪末的产物”而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却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东西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概括各自的主要学说。
(2)欧洲启蒙思想的哪些观念对美国建国产生了什么相应影响?
(3)列举欧洲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所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34年,他正式发表了《哲学通信》。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他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为什么会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最理想的?又为什么会盛赞中国的“孔子时代”?
材料二 下图为新发现的梁启超为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起草的手稿局部
材料三 梁启超为清廷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捉刀代笔,草拟奏折,大概是清末立宪史上最有趣的故事了。梁启超以通缉犯身份,流亡海外,却直接介入最高层的政治决策,不能不令人咄咄称奇。
——摘自《南方周末》第1292期
(2)材料中的五大臣与“枪手”梁启超要求的立宪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咄咄称奇的怪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希腊的奇迹”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中说:“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试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诞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在“人”的方面,它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文”的方面,它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重视“自由艺术”的功能以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于"科学精神",我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它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证实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以说,逻辑原则和实验原则是近代科学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一种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这两个特点。……在近代以前,“人义精神”与“科学精神”本为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的同胞体。科学思维与 “人文精神”关系的历史可以为证。
——张绪山《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系。
材料三 “凡为一个人的理性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即使受到当权者或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切都要放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察。 ”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苏格拉底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的内涵。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看法。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结晶。
【材料一】 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 图一造纸术传播示意图 图二工业革命成果及其扩展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标志性科技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3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科技及传播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任举一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世界科技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转移说明了什么?
基于自然的人的平等权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公正的基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论是哪里的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自然给予一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两。 ——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
【材料二】 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人天生就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一《亚里斯多德全集》第9卷《政治学》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天生不平等的,有人生而为奴,有人生而为主。……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且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垒体最大的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目标:自由和平等。
——卢梭《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指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类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将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一《历史必修3》(人教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的相悖之处是什么?(2分)
(2)运用材料三中卢梭的说法,阐释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因。(3分)
(3)卢梭是否赞同人类社会不平等的合理性?运用材料三的观点加以论证。(4分)
(4)据2005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称,中国的整体不平等是所有资料国家中恶化较快的。依据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为我们改变这种不平等提供了怎样的思想资源?中国政府正致力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图改变这种状况?(2分)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三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四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所叹言的欧洲商人发现的“东方”是指什么事件?哲学家发现“新的精神”世界又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4)材料四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3分)
古希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人们意见分歧是:就没有可以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个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
——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是谁?属于哪个派别?如何评价他的学说?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3)指出材料三作者对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分析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对18、19世纪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一些文艺巨匠的主要思想。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薄伽丘(1313~1375) |
揭露教会的腐化和贪婪,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
达·芬奇(1452—1519) |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丰富的思想感情,提出“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的人性觉醒口号。 |
材料四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伏尔泰(1694~1778) |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孟德斯鸠(1689—1755) |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
卢梭(1712—1778) |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述文艺巨匠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为建立未来的“理性王国”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核心思想?(7分)
(5)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所体现的思想最主要的共同点是什么?如果说法国的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具体是如何表现的?(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十七八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3: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并解析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以下材料: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影响巨大,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启蒙思想家们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 “理性王国”的蓝图,……
法国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也逐渐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解析:
(1)材料说,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请写出三位代表性人物及其代表作。
(2)为什么18世纪法国会涌现出大批启蒙思想家,兴起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
(3)指出《人权宣言》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在联系。
(4)通过1787年美国宪法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对北美社会发展的影响。
(5)具体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都出现了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一些思想家开始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成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实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实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樊迟问之,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
公元17、18世纪,东西方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相似之处,反映在思想方面,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四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契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
——卢梭《社会契约论》
(注:“公意”是指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评价其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孔子主要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孔子这一思想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黄宗羲和卢梭身处不同国家,却能够产生相似思想的原因。
(5)黄宗羲、卢梭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施?请阐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食糖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材料三 随着糖在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和人们对糖的过量食用……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既能满足自己对甜味的爱好,又不会危害健康的新型甜味剂。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糖应运而生。
——摘自“凤凰网”杨海军文章
(1)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列举此过程中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3)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4)材料三中“功能糖应运而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