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
C.该译本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 |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设计方案
①实行君主立宪 ②实行民主共和制 ③“三权分立” ④建立法治社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 | B.天赋人权 | C.社会契约论 | D.人民主权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小周同学在学习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后认为,“三权分立”的主张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有一致之处。这是因为它们
A.都主张权力制约 | B.都强调权力集中 |
C.都主张分权制衡 | D.都认可君权无限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主要是因为:
A.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
B.启蒙运动的高潮在法国 |
C.路易十六反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
D.理性主义深入法国人心 |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了审查,《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怀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C.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改革家 |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口口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口口)分别是指( )
A.启蒙思想家、理性 | B.人文主义者、人性 |
C.启蒙思想家、科学 | D.人文主义者、理性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社会契约论 | B.人民主权说 |
C.三权分立说 | D.天赋人权说 |
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与欧洲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共同的思想特征是( )
A.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 | B.反对封建束缚,崇尚自由平等 |
C.反对私有制,批判圈地运动的罪恶 | D.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评述一位思想家:“他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