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26分)
探究主题一 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探究主题二 分道扬镳: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黄宗羲与卢梭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为了实现这一主张,提出的两大理论是( )
①开明君主论 ②人民主权说 ③三权分立说 ④社会契约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占优转为以“贬华”为主。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这主要是基于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中国
A.列为无宗教国度 | B.归于农耕文明 |
C.斥为异己法系 | D.划入专制政体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四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以上三幅圣母像中那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四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1690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决定共同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力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力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据此材料判断下列评述恰当的是①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②洛克正确揭示了国家的起源 ③洛克想以此为英国革命辩护 ④洛克思想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文中说到:“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 )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A 知识 B 信仰 C 理性 D 权利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慨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以下有关这句话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 伏尔泰和卢梭不爱法国 B 伏尔泰和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
C 伏尔泰和卢梭都主张革命 D 伏尔泰和卢梭思想与君主专制不相容
“我将法律比作一个庞大球体的中心,所有公民无一例外,在圆周上均与中心保持同等距离,所占位置相等;所有的人都同等地依存于法律,所有的人都将其自由与财产交由法律保护,这就是我所称的公民的普通权利,在这点上他们彼此全部相同……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共同权利,也就保护了一切他能做事的权利,除非公民想要做的事已开始危害公共利益,否则这种保护绝不会停止。”上述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不包括
A.天赋人权 | B.自由平等 | C.法治 |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 B.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
C.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 D.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
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摘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部著作体现了哪一核心思想?(2分)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3)材料四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什么思想?是对哪一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继承和发展?
(4)在对待君主制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三、四的主张,主要有什么不同?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四的作者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