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建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20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政党力量多元化 | B.政权更替频繁 |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 D.民主革命任务完成 |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以下各项内容与孙中山的这一言论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A.民权主义 | B.中华民国建立 | C.平均地权 | D.颁布《临时约法》 |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
图1为民国元年初版课本《新国文》一册的第二课《大总统》,从中获取信息正确的有
A.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 |
B.贯穿了救亡图存思想 |
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
D.大总统由国民选举产生 |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C.国家的阶级实质 |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它和中共的纲领完全一致 |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C.它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一致 | D.它是在中共的帮助下制定的 |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 B.三民主义 |
C.三大政策 | D.新三民主义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 B.收买地主土地 |
C.土地国有政策 | D.国家核定地价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 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
C.三个代表——改革开放 | D.启蒙思想一一美国1787年宪法 |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