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女又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
“别墅”在今天仍是人们追求的高档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开始出现。其最初风格特点是( )
A.传统为主 | B.中西合璧 |
C.完全欧化 | D.西式为主 |
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
《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 |
本埠 |
全国 |
国外 |
数量 |
57篇 |
80篇 |
37篇 |
比例 |
33% |
67% |
|
A.《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历时4年,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下列关于京张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揭开了中国自筹自建铁路的序幕 |
B.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
C.粉碎了帝国主义掠夺京张铁路的企图 |
D.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筑路水平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 B.辛亥革命时期 |
C.鸦片战争前后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 | B.广播 | C.电影 | D.互联网 |
《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也要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否则一入社会,便现出手慌足乱的情状来。”上述材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
A.五育教育理论 | B.平民教育理论 |
C.生活教育理论 | D.乡村教育理论 |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此时间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
A.服饰的中西合璧 | B.报刊杂志的创办 |
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共存 | D.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