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侵华。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化
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D.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B.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C.导致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将举行“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专题报告会,主持人小云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资料。以下最有参考价值的是(   )

A.《论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B.《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C.《论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D.《浅论中国沿海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美国传教士曾于1840—1850年来华传教,他可能亲历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上海开埠通商
C.金田起义 D.美国人在华开办工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

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费孝通说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在论及一次“中国革命”时说:“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表明这次“中国革命”(   )

A.促进了各革命阶层的空前团结
B.其首要革命目标是反对外国人侵
C.与民族矛盾激化有必然关系
D.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和排外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某思想家认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科学、制度、道德和法律规范等都是从早先更原始更低级的形态发展而来,而这一发展是经由适应和淘汰过程而实现的,在此过程中,个体特性也会做出相应的调适。此观点

A.是对社会发展的唯物主义解释
B.为“人民主权说”提供了逻辑起点
C.促进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产生
D.为列强瓜分世界提供了理论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B.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
C.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
D.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

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
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
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
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