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 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
C.洋务企业吸引 D.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条款标志着

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   )

A.领事裁判权 B.协定关税权
C.租赁土地特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因素包括:①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②英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③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④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清军平定回部叛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清政府镇压起义军 D.刘永福率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 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C.中国逐渐丧失对民族工业的保护 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