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英国商人们曾揭露:“在中国方面,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鸦片走私公开默许,过去和现在的巡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秘密的允许。”这表明(  )

A.公众对毒品的危害仍缺乏深刻认识 B.政治腐败是鸦片走私的重要原因
C.鸦片贸易继续危害清政府的财政 D.鸦片税收成为清政府的重要财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反映了作者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索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记述,天津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和保险理赔大权掌握在外商公证行。这反映了当时天津的

A.半殖民地色彩 B.国际化色彩
C.对外贸易发达 D.海关严把质量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打开市场 B.传播宗教 C.倾销鸦片 D.输出资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应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选自侯中军所著《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书中的近代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数量增长趋势图。该图反映了

A.鸦片战争结束后传统的中外朝贡体系逐渐动摇
B.清末民初以后不平等条约的总数呈现下降趋势
C.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平等条约体系基本瓦解
D.订立不平等条约的数量与中外战和关系成正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内发生了一系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中国近代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解放战争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划分“势力范围” B.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C.进行资本输出 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