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巴夏礼发回本国的信件中提到:“中国警察渐渐害怕在街上被人看见与外国人在一起,广州籍的仆人们都离开了外国雇主的家。”“联军尽力维持广州的治安:增加了巡逻队、管制交通、关闭一些城门。”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广州被外国人控制,这个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战争的劫难。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俄、美军队所为 D.南京下关场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铭刻这一历史事件的最大功效在于(   )

A.销烟这件事我们不会忘记
B.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精神世代相传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内发生了一系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中国近代的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6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1年1月6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

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②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③表明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
④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商的控制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形象的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①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