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 D.学习西方技术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己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 |
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 |
英国格雷斯顿曾对鸦片战争有过这样的评价一“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高傲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是( )
A.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文明国家的耻辱 |
B.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经济利益推动的战争 |
C.格雷斯顿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
D.格雷斯顿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的战争 |
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如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 |
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 |
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 |
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和约批准后,清帝下罪己诏日:“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A.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
B.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
C.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到破坏 |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割占中国土地 | B.强迫中国赔款 |
C.开放通商口岸 | D.破坏关税自主 |
1840年6月2日,英军入侵浙江舟山的沈家门港口。一位官员不以为意地说:“广州禁烟,夷船被迫来此,此处将成贸易大码头,我等将加俸了。” 这一言论从根本上说明( )
A.未深入认识鸦片的危害 |
B.清朝官员的愚昧无知 |
C.缺乏对世界潮流的认识 |
D.清朝专制制度的腐朽 |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设立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
A.协定关税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领事裁判权 |
D.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 |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货 物 |
单位 |
1843年前的旧税率(%) |
1843年新税率(%) |
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
棉花 |
担 |
24.19 |
5.56 |
77.02 |
棉 纱 |
担 |
13.38 |
5.56 |
58.45 |
头等白洋布 |
匹 |
29.93 |
6.95 |
75.78 |
二等白洋布 |
匹 |
32.53 |
6.95 |
78.64 |
本色洋布 |
匹 |
20.74 |
5.56 |
73.19 |
斜纹布 |
匹 |
14.92 |
5.56 |
62.73 |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907年美国传教士罗斯记述了一段在中国的见闻(见下图),这段记述说明( )
A.底层的民众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
B.禁烟的阻力有时来自社会底层 |
C.清政府完全纵容民众种植鸦片 |
D.传教士主张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下列史实中对中国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有( )
①秦朝以小篆为文字标准 ②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
③1943年发表开罗宣言 ④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