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 推行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来源:2011年天津市高考真题历史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抛出马歇尔计划
C.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 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说中谈到“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根本分歧。让他们来柏林吧。……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关于演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演说中的墙是指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  B.演说反映了当时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 C.演说中的墙成为美苏冷战的标志         D.演说中的墙于1991年被拆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0年6月到19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这场“别国的战争”造成的结果是

A.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处于敌对状态
B.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资源主权和原油价格决定权
C.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部署,从越战中脱身
D.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7年6月,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向包括苏联和东欧的所有欧洲国家发出邀请,拟共同制订一个经济复兴计划,并指出该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这表明美国旨在

A.努力实现其人道主义的援助 B.修复世界市场服务其战略需求
C.避免苏联集团和西方间的分裂 D.促进西欧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的原则,那么,他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以上一段话是丘吉尔的一段演说词。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B.两大阵营应该和平相处
C.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D.欧洲联合起来,应对苏联威胁和美国控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授意他人在《星期六晚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下列不属于实现这个蓝图的内容的是

A.组建一个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
B.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C.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来源:2011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而言,二战后最大的不同是

A.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C.世界中心转移到美洲 D.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峙
来源:2011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曲诞生的背景是
①二战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 ②朝鲜半岛处于分裂之中 ③美国纠集“联合国军”侵朝 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华约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中国和朝鲜半岛都面临着分裂和统一的问题,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分裂的背景相同 B.统一过程中都遇到国际势力的干涉
C.两国统一的实质相同 D.都主张以武力方式解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表述错误的是(   )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
C.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冷战”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分裂局面,至今还深受其害的有
A德国、中国     B 德国、朝鲜半岛    C中国、朝鲜半岛     D 越南、德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