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
C.从某些角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
“冷战”导致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表现有:
①越南战争的爆发 ②古巴导弹危机
③朝鲜和德国的分裂 ④联合国的建立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⑥ |
《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纪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1947年,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
②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时盟友关系的破裂
③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
④它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卡特总统想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却被勃列日涅夫的现实主义在国际舞台上打得落花流水;戈尔巴乔夫想的是长远利益,但与美国现实主义交手后,迎来的却是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各国人民的艰难。勃列日涅夫的现实主义和戈尔巴乔夫的长远利益分别指的是
A.重视发展重工业——指导性计划取代指令性计划 |
B.美苏争霸中实行战略进攻—— 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
C.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
D.重视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倡导“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1946年2月,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的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 000字的电报,首次提出对苏联采取“遏制”战略的构想,其建议被美国政府采纳并长期奉行,影响世界达半个世纪,即
A.马歇尔计划 |
B.与苏联争霸 |
C.“冷战”政策 |
D.朝鲜战争 |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 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 |
B.马歇尔计划 |
C.北约的成立 |
D.德国的分裂 |
“二战”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结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
B.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
C.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 |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
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 )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欧洲复兴计划”中宣称:“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A.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 B.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
C.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制度 |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的表示: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在战后“风雨25年”中,日本经济发展的“机遇”应该是指
①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②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
③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④在共产势力扩张下,韩战越战的军需景气强化了日本出口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