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作者在这里说明的是(  )

A.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10月胡锦涛主席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前来北京参加亚欧峰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那么,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三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国众议院由普遍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直接民主
B.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法国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柏克在《法国革命论》指出:“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这表明

A.革命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由原则
B.法国实现了社会领域的自由平等
C.革命使人民获得政治权利
D.革命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49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确立 ②都曾处死封建国王 ③都进行过反侵略战争 ④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的发展似乎故意和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帝国的开创者——俾斯麦,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1888年德皇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上与俾斯麦分歧严重。1890年,75岁的俾斯麦被迫辞职。这说明了(   )

A.依据《1871年德意志宪法》德皇有权罢免宰相
B.未经联邦议会通过,威廉二世辞退俾斯麦的做法有违宪法
C.依据《1871年德意志宪法》规定,俾斯麦任期已满
D.共和派势力削弱,君主派占上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上述解释也可适用于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1954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

A.反映封建统治垮台的必然性 B.不符合史实,观点错误。
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 D.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C.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由它协同国王的批准按照下面所定的方式行使之。”该材料反映出
①分权原则        ②主权在民        ③代议制原则           ④君主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法国的沦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