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70年前,军队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0。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在家里好。
材料二     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接受工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

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
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
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
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7.12
材料二    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 “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中的数据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争的进程和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中立国损失和建造的船只:

时期
损失的船只
建造的船只
1915年
1 744 657
1 202 000
1916年
2 799 772
1 688 000
1917年
6 623 623
2 937 786
1918年第一季度
1 146 920
870 371
1918年第二季度
963 370
1 243 274
1918年第三季度
892 546
1 384 110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日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的名称及交战双方。(2分)
(2)英美著名的海军专家一致认为,德国只要稍多几艘潜艇便能赢得这场战争。材料一中哪个时期的数据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与德国的什么战略战术有关?后来导致这一战略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中军需品的日生产量来看,一战初期的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和协约国中的哪一方?为什么?(4分)
(4)从材料二中1917年的数据与1914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从这一变化中分析出一战进程中的哪些史实?(4分,一个或多个均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一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海湾战争前)1991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伊拉克从法国购买了一种用于防空系统的新型电脑打印机,准备通过约旦首都安曼偷运到巴格达。美国在安曼的特工人员立即行动,偷偷把一套带有病毒的同类芯片换装到这种电脑打印机里,从而通过打印机使病毒侵入到了伊拉克军事指挥中心的主机。当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时,美军用无线遥控装置激活了隐藏的病毒,致使伊拉克的防空系统陷入了瘫痪。萨达姆不知不觉中吃了一个大亏,让美国飞行员像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来来去去,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
——《信息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
(2)材料一与材料二可以共同论述战争与什么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者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 B.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
C.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D.欧洲开始衰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916年、1942年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之年,其依据不包括

A.1916年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士气开始衰落
B.1916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D.1942年,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出现转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l9世纪中叶,日本被纳入近代国际条约体系和国际关系之后,采取“失于俄美者,取偿于鲜(朝鲜)满(中国东北)之地”的“补偿”方针,将侵略亚洲邻国作为其弥补从西方列强那里失去利益的手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主要国家因战争无暇东顾,这给日本带来了扩张利益的机会。8月4日,英国通过驻日大使提出:如果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及威海卫受到袭击时,希望日本给予援助。8月 7日,英国正式向日本提出了援助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召开会议,外相加藤高明认为,日本“可以应英国的要求,出于同盟友谊参战;帝国可以利用此机会扫除德国在东洋的根据地,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从以上两点看,正是参战的好机会”。日本政府、元老、军部无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来说是“千载一遇”机会。8月 23 日,日本对德宣战。
——史桂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对外扩张与东亚格局之变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是怎样“被纳入近代国际条约体系”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参战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美·威尔逊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战”对西欧的影响不包括(    )

A.西欧的霸权地位完全丧失
B.使西欧各国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C.使西欧各国人们充满幻灭感和危机感
D.使西欧许多国家的工人运动高涨起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观察下边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等国()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
C.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
D.都对德奥集团的崛起与霸权野心怀有恐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掠夺殖民地是近代战争的主要起因,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正当权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些战争的继续,……现代通信和交通工具的发明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距离,战争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科技的进步带动了武器的发明,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战争一爆发,就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短期内结束战争的预想……虽然英、法等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可是战争给自身带来的打击和损失巨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近代以来,欧美地区相继建立起民族国家。但是,西欧各国狭隘地把本民族的富强凌驾于他国之上,认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就意味着自己的衰落,因此竭力削弱他国……制造所谓的“邻国的威胁”,把本国打扮成“受害者”,煽动本国人民仇恨邻国……已经失去了殖民地的德国和殖民地较少的日本难以摆脱经济危机,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的外交政策,走上了法西斯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分析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并概括“一战”的特点。
(2)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