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的70年关于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民主集中的政治原则
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近代某时期通行护照,从中可知当时广东

A.军民北上抗击八国联军
B.曾经为武装反清进行过动员
C.支持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学生
D.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进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国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辛亥革命的失败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说:“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B.长期的君主专制传统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既可表明革命行为系为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国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革命者的

①大汉民族观念      ②民主共和观念      ③国家统一观念    ④平等团结观念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解放思想就是对自己实行民主”,即要求历史学家能够自由地、民主地、实事求是地说真话。他主张不要被别人蒙蔽也不要被自己蒙蔽,而要放开手脚大胆去思考。以下符合他观点的看法有:

A.西方人只有依靠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才带来了地理大发现
B.1913年10月,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这说明“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因此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孙中山拱手相让。
C.“五四”后在中国出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起消极作用的主义
D.洋务派同改良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这完全是阶级分析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阶段
留学方向
人数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美国
120人
欧洲
80余人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
日本
22000人以上
欧美
600人左右
民国初年到20世纪20年代末
美国
5362人
法国
1700名以上
苏联
1600人左右
日本
20000人以上
其他欧洲国家
5000人以上

 
A.美国一直都是近代中国人最向往留学的地方
B.欧洲一直都是近代中国人最向往留学的地方 
C.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人留学的方向
D.八国联军侵华改变了中国人留学的方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田玄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说到“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地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政治影响与思想影响的不对称
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平衡性的必然结果
C.辛亥革命影响的局限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展困难的主要原因
D.对辛亥革命的影响的认识应该有更广阔的宏观思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还是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重要见证城市。下列能够体现第三种说法的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③南京大屠杀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