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反对上帝的权威 | B.尊重教皇的权威 |
C.否认《圣经》的地位 | D.主张服从政府的权威 |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
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材料体现了
A.信仰得救 | B.人文主义 |
C.理性主义 | D.个性自由 |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
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
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
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
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宗教神学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
C.天主教内部的腐败 | 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
renaissance的本意是“人的再生”。所谓“再生”,依牟宗三的理解,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据此可知,此时的人文主义
A.否定人的才情气质之性 | B.忽略人普遍理性的一面 |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 D.贬低个性的自我觉醒 |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
A.抗议《圣经》的权威 | B.抗议国王的权威 |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 D.抗议贵族的权威 |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这段话旨在( )
A.否定行为的重要性 | B.肯定信仰的权威 |
C.抨击教皇和教会 | D.强调“道”的重要性 |
“世俗的政治活跃分子——(最初)还不是别有用心的政治统治者,而是普通的小康家庭 ——接受了改革者的抗议,把它视为自己的信条,并团结起来给统治者施压。”这段话
A.揭示了宗教改革的本质 | B.诠释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
C.鼓舞了宗教改革的热情 | D.冲击了世俗权力的阻碍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
C.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
B.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
D.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