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在一百年前与世长辞,但他曾造福人类因而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请教吧。让我们也向其他伟大的思想家请教,向卢梭、狄德罗和孟德斯鸠请教,他们是光荣的伏尔泰的辅翼者。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我们”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请教”是为了( )
A.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 B.反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 |
C.反对殖民主义的罪恶 |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地接受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赎 | B.其符合基督教的信仰原则 |
C.马丁·路德的积极倡导 | D.其蕴含了自由主义精神 |
16世纪,有学者曾感叹:“在一个城市里他们奉你是真正的教徒,到下一个城市里就拿你当个异端。因此,如今谁想活得安安静静,他的信仰和宗教,得像城市与国家的数目一样多。……在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眼里,我们大家全是异端。”这反映了该学者
A.倡导宗教宽容 | B.对宗教改革表示反对 |
C.主张多神崇拜 | D.否认宗教信仰的差异 |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
A.结局是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
B.压制了自由,不利于民主进步 |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
D.体现出德国皇权与贵族已结盟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D.动摇了天主教在西欧各国的地位 |
《全球通史》写道:大约到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
C.启蒙运动的发展 | D.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
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 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 |
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
恩格斯认为某一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下关于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 B.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特征 |
C.动摇了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 D.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
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 B.推销“赎罪券” |
C.反对宗教改革 | D.倡导宗教宽容 |
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 B.推销“赎罪券” |
C.反对宗教改革 | D.倡导宗教宽容 |
在宗教改革中,改革家们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会权威。下列表述体现这种宗教观的是( )
A.“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 | B.“认识你自己” |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D.“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 |
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
B.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
C.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
D.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 |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
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
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 |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 )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