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维新变法的法令在戊戌政变后

A.完全被废除 B.保留了绝大部分内容
C.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下来 D.变法法令依旧执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日维新宣布废除八股取士,“使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裁汰冗员“因之失职业的将及万人”,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改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②加大了反对改革的势力
③促使慈禧太后扼杀改革     ④维新派缺乏改革的策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 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点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
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
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回答问题。

1.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

A. 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 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障平等
C. 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 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2.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 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
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
题可能是                                          (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其著作《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B.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C.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 D.19世纪末的日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的

A.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方式:组建团体、出版刊物、武装斗争
C.支持者:开明地主士绅和爱国知识分子
D.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