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A.促进思想启蒙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民族民主革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这则有关戊戌变法的材料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比较出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B.“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评价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B.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C.早期维新派的“商战”主张 D.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书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戍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上政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组织”、“纪律”、“政治”、“革命”、“申请”、“解决”、“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就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5 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B.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
C.民主革命运动已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戊戌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最符合这种解释的是(      )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
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唤醒”的主要表现是(   )

A.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自强
B.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改良运动兴起
C.资产阶级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D.认识到日本先进,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的意义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