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关于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
B.都激化了阶级矛盾 |
C.都因慈禧太后阻挠而归于失败 |
D.内容相似,实质不同 |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
A.脱离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
B.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
C.改革方法:采取革命方法,不符合国情 |
D.幻想依赖:对列强抱有幻想 |
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因为( )
A.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 B.变法采取的是改良的形式 |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
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 B.提倡投资设厂 |
C.废除八股取士 | D.撤并闲散衙门、冗员 |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生事物主要是( )
A.强学会 | B.《时务报》 | C.《国闻报》 | D.时务学堂 |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 B.“迁都定天下之本” |
C.“练兵强天下之势” | D.“变法成天下之治” |
洋务运动时期,船务大臣黎兆棠说:“方今时势为古今一大变局,泰西创设机器以来,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自立。而机器之用,具有至理,必须考究于平日,若临时猝办,即无及矣。故当今急务,以开学馆、培人才为最。”材料说明( )
A.开办新式教育是应对时变的长远之计 |
B.近代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传统儒家思想 |
C.实行机器大生产成为多数国人的共识 |
D.部分官员开始探索政治体制上的变革 |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体西用 |
C.立宪代议 | D.三民主义 |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