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墨家的是(  )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    )

A.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7月第17届书博会在济南开幕。书博会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智者学派    ②芝诺—斯多亚学派   ③商鞅—法家  ④孟子—儒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子(孔子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鲜矣。不还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材料中的“务本”应指重视(     )

A.仁政 B.孝悌 C.农耕 D.法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

A.全面解释了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B.背离了儒家礼治思想
C.继承发展了传统儒家礼治思想 D.形成了君主专制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观念是

A.社会和谐 B.依法治国 C.制度创新 D.改革开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慎思笃行” 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下列观点与之最接近的是(  )

A.恪守纲常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经世致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礼乐秩序 D.法制建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