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B.法官由选举产生
C.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D.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

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结果不同 D.方式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说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开展工业革命 ②废除封建制度 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9年,日本明治天皇在《教学大旨》中说,“文明开化”后,“破品行,伤风败俗者不少。”“其流弊在于后仁义忠孝,徒洋风是竞。将来之所恐,终至不知君臣爷子大义。”并指令“自今以往,基于祖宗之训典,专明仁孝忠义。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人人尚诚实之品行。”上述材料表明,当时的日本政府        

A.决意复活儒学道德 B.准备放弃文明开化
C.强力推行欧化政策 D.鼓励移植西方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国崛起》中引用陈晓律先生的一段话:“……变革的压力来自外部,而不是本国自身
发展的必然结果;变革是由精英阶层推动的,自上而下进行的;在变革当中,国家政权起到
了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的政权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上述内容阐述的历史符合近代的:

A.俄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日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

A.兵广粮足 B.诚信第一 C.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D.仁义为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强调“法”是“礼”的基础 B.主张礼法并施
C.提倡严刑峻法 D.主张“仁政”是治国的根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 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                               

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

A.“四书五经”西译本 B.孔子传记 C.《利玛窦中国札记》 D.《风俗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考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