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②④① | D.②③①④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是
A.1892年美国就拥有了中国2002年的生产工具与技术 |
B.2002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才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
C.2002年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数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农业劳动人口数 |
D.2002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的综合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 |
中共十四大相对于十三大的一个重大突破是
A.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线 |
B.强调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
C.提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
D.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GDP由1993年的3.46万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1.09万亿元,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 B.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D.外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迅速扩大 |
中共十四大有力地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贡献主要表现在 ( )
A.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C.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沦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③实践经验的总结
④立足于中国国情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作为中国中央政府最重要的例行公文,每5年换届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仅从最近7届政府报告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实词和一些新词中,我们就可大致看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下列一组词可能出现在1993年第八届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是( )
A.革命、阶级斗争、发展、建设、四人帮 |
B.改革、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浦东开发、股票 |
C.机构改革、联产承包、拨乱反正、对外开放、经济特区 |
D.体制改革、中国特色、一国两制、初级阶段、沿海经济开发区 |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B.中共十四大召开 |
C.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007年世界十大流行语中排在第10位的是“Chinese"’。这个词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①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②中国正在崛起
③中国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④汉语成为世界统一语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2008年《中国经济周刊》发布了首份《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其中80位企业家和20位学者入选。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变化是:
A.多种所有制的出现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私营经济的发展 | D.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对改革开放的意义主要是
A.消除了人们姓“资”姓“社”的困惑,解放人们思想 |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C.体现了改革以人为本的特点 |
D.为改革开放指明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四大 |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 D.中共十五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