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C.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共产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
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l~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
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 |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6年12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登载文章说:“在世界工业产品的出口及不同产品的代求预测中,不能没有中国。世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格局:中国说话时,世界都在倾听。”这不能表明 ( )
A.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吸引力 | B.经济全球化不能没有中国的参加 |
C.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 |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票证(图8)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仅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之物。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B.工业、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
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
20世纪90年代前期,许多干部纷纷下海创市场,这与党的什么政策有关
A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把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当作首要任务
C 对外开放
D 建立股份制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体制
口号,它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它倾注了人们的心血,凝聚了人们的希望,浓缩了人们的情绪。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节目——国庆,自然把呼喊口号作为国民感性宣泄的重要渠道。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每年国庆的口号都会有所变化。下列国庆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迅速解放台湾西藏和一切尚未解放的地方!
②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③决心超额完成今年一千二百万吨钢的任务!
④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好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①③④② |
有一则幽默故事说:里根、叶利钦、邓小平三人开着车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的路牌上写着“资本主义”,另一条路的路牌上写着“社会主义”,里根毫不犹豫地往资本主义疾驰而去,叶利钦稍一迟疑,紧跟里根而去。邓小平跳下车,将两块路牌对换了一下,然后跳上车也紧随着两人而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准确的是
A.里根坚持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不变 |
B.叶利钦的改革导致苏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D.里根、叶利钦、邓小平的选择本质上相同 |
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
C.扩大内需 |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