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现在大家有机会探讨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崛起的影响。英国剑桥大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1)结合所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中国在经济领域中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0年1月下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在北京召开。安徽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安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引起了与会代表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包产到户到底姓“资”姓“社”的问题,大部分人对安徽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以上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农村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 B.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困难重重
C.改革开放政策没有正式确立 D.“左”的思想在当时仍有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三大航线: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航线,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
——《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1843年至1895年(清政府)进口由18,400千两增加至171,697千两;出口也由25,460千两增加至143,293千两,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8倍和3倍以上。但是,这一时期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是不平衡的,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使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入超。
——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出口总额发展变化图

(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10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10分)
(3)据材料三,概括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贸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经济因素。(8分)
(4)据材料四指出,1979年以来中国进出口总额变化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贸易的认识。(8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人口约为2000万。公元前206年,中国人口约为1400万。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口约4000万。到公元2年,中国人口约为5801万。
——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
材料二 下表为美国人口数量及政策统计表(部分)

1776年
美国建国时人口数量为250万
1873年
政府颁布《康托斯法》,禁止邮寄和从外国进口一切避孕材料
1915年
美国人口数量突破1亿
1968年
组建“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委员会”,研究家庭生育计划事宜
1970年
设立“人口增长和美国前景委员会”,研究美国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
1974年
提出人口稳定即“静止人口”是最理想的目标

 
——《简明人口学词典》
材料三

单位(年)
——《“人口红利”持续派发房企价值重估始起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口红利”的高峰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下降6.9%……──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阶段。
(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状况导致的严重后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错误。其中,“左”的错误的表现不包括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反映的相关史实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 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的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

A.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都是优秀的民企,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该材料可以直接证明(   )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提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的      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的      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材料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为 (   )

A.市场经济政府干预
B.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C.政府干预政府干预
D.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

A.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
C.对“包产到户”的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