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声,以及“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之檄文,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马关条约》签订后 |
C.台儿庄战役开始前 | D.二战末期日本投降前 |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 | 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 B. | 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
C. | 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 | 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
有学者认为:“从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腐败无能的、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代理人。他们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在许许多多条约中,影响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
“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是役败后,乃一蹶不振矣。日人慑于俄法德三国之威,……还辽东。”文献中所提的战役是
A.甲午战争 | B.日俄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中途岛战役 |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 |
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项条约原出自
A.《天津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0多年前,北洋水师称雄亚洲,排名世界第四。这是一支非常近代化的舰队,却在短短六个月之内,经三次海战就全军覆没了,对其覆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②清腐败不堪,没有积极备战、投降妥协
③清军纪律败坏,部分人贪生怕死
④李鸿章避战自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下图反映了
A.列强竞相对华资本输出 B.列强因瓜分中国矛盾重重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列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国际关系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95 年4 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A. | 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
B. | 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
C. | 租占旅顺、大连 |
D. | 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
下列对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
C.中国对交战双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予优惠 |
D.中国允许交战双方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