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者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里描述的侵华战争结果是

A.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得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清政府已无力反抗外来侵略
B.清政府反对李鸿章交战日本的主张
C.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实力悬殊导致中国甲午战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 D.抗日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陕西地区曾盛传这样一首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清帝溥仪年号)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这地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了(    )

A.义和团朴素的爱国激情和盲目排外
B.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中农民反封建的普遍愿望
C.“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已深入人心
D.武昌起义前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意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
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

A.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C.西方传教士诬蔑诽谤义和团 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不同于以前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③②①④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  )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提出农民的理想追求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注:图片为一个渔夫在钓鱼,上面一把剪刀要剪掉鱼竿的钓线。剪刀上的字为“欧洲的干预”。鱼竿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日邦交正常化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