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 B.“一大片”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一边倒” |
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下图所示可以用来研究(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 |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 |
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
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 ”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的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求同存异 | D.不结盟政策 |
某时期国际战略格局被形象地概括为:“一个村子、两家姓(姓‘资’姓‘社’)、三大力量(美英等发达国、中苏等社会主义及亚非民族独立国)、四种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殖民地宗主国与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并存)。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策性课题是
①如何奉行不结盟政策 ②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如何求得国际社会的承认 ④如何拓展国际活动空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
下图是一张上海版《大公报》的残片,请你根据报纸内容推断当时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是
A.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投降进程 |
B.国共进行内战,中共寻求苏联支持 |
C.美国挑起冷战,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
D.美国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B.参加亚非会议 |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D.改善中美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逑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愿望 |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两个拳头打人”是对中国20世纪六十年代外交战略的形象化概括。对此战略的理解,比较全面、客观的是
A.具有明显“左”倾的色彩 | B.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 |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 | D.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 |
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②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问的矛盾 |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
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探索。下列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中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②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实行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②①④③ | D.②④③① |
有学者指出,我国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A.提出“一边倒”方针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1955年后,许多亚非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主要归功于
A.“另起炉灶” | B.“一边倒” | C.日内瓦会议 | D.万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