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 B.欧洲共同体成立 |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D.北约成立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
A.独立自主 | B.“一边倒”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 B.英美苏 | C.中苏美 | D.美中苏 |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
C.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 D.中美对外政策的差异 |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反对霸权主义” |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
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中国有“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对法国而言,与中国建交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
A.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 B.联合国的军事、经济制裁 |
C.实现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 D.冲破美苏两极对峙的坚冰 |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 B.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
C.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 D.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戴高乐认为:“不应该单单从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制度的对抗这个角度来处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可支持这一论断的是
A.另起炉灶 | B.一边倒 |
C.反对美帝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50年初,中苏两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此条约
A.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反映 | B.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成果 |
C.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D.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封锁中国的政策 |
2012年7月19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投了否决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A.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决打击国际恐怖分子 |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
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 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的照片。他说:“如今……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还要本着学习的精神。”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参加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
D.参加亚非会议,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