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 |
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 |
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
C.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的“九二共识” |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纪要 |
2014年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
A.“区域合作”的模式 | B.“一个中国”的共识 |
C.“一国两制”的构想 | D.“睦邻友好”的方针 |
在2012年6月第四届海峡论坛大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说:“过去金门、厦门炮火隆隆,充满硝烟。而今根据我们保守地估计,金门每4个家庭,就有1户在厦门购地置产,每10个金门的居民,就有1个拥有人民币账户。”这表明海峡两岸( )
A.由对峙走向全面合作 |
B.民间交流得以加强 |
C.都认同“一国两制” |
D.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C.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停止炮击金门 |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九二共识” | 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 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发展完善 |
B.“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 |
C.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
D.各地方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所行制度 |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
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
A.“九二共识” | B.“九条方针” |
C.“一国两制”构想 | D.八项主张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②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③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④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⑤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与图中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 )
A.社会制度 | B.文化传承 | C.经济模式 | D.生活方式 |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英国的积极配合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