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祖国的问题 | B.解决澳门回归祖国的问题 |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D.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 |
回归后,“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有( )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
④邓小平的外交才能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要达成一份能使本港在1997年以后仍然继续由英国管治的协议,是不切实际的设想。”这一声明反映出
A.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经达成 |
B.英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的结束 |
C.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已经达成一致 |
D.英国解决中英历史问题的基本态度 |
台湾是祖国美丽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以下与台湾相关的历史事件阐述正确的是
A.邱逢甲是甲午战争后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清军将领 |
B.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都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C.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
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并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 |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
C.“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D.“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
台湾“头号红顶商人”、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1月3 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一国两制”原则 |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
A.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 B.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
C.直接“三通”实现 | D.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
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 )
A.“一国两制”的制定 | 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
C.“九二共识”的达成 | D.两岸“三通”的实现 |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 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的是( )
A.和平统一原则 | B.和平共处原则 |
C.一个中国原则 | D.求同存异原则 |
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008年2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时指出:“这两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十分关键的时刻。” 胡锦涛呼吁美方遏制“台独”行径。胡锦涛主席所说的“关键”意指( )
A.国际反华势力推动台独 |
B.台湾内部政局不稳 |
C.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
D.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 |
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 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
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 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西虽然治国理念不同,但在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方面却不谋而合,下列能够反映这种相同点的有①行省制 ②联邦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一国两制 ⑤代议制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