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 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光复 | B.解放海南岛 | C.香港回归 | D.澳门回归 |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
A.李明:“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 |
B.王山:“一国两制”会改变中国大陆社会主义性质 |
C.刘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D.张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
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 | B.民国建立 | C.签订《马关条约》 | D.香港回归 |
2005年4月29日连战在北犬演讲时提到:“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请结合国共两党历史上两次合作及其结果的有关史实。写一篇《和则两利 斗则两伤》历史小论文。 (注意: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史料充分,史论结合。③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④不得超过l00字)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属于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
B.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
C.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
D.前者自治权较小,后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根据“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其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D.坚持改革开放 |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2分)“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实现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一国两制”的提出 |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 D.“九二共识”的达成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到“主体地区是十亿人口,台湾是近两千万,香港是五十万……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材料反映的政策最初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 ( )
A.香港、澳门的问题 |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D.台湾的问题 |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
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1922年,苏俄农民瓦西里在交纳了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不远处的集市上出售,当地官员没收了他的余粮,并处以巨额罚款。 、现在的英国女王已经任命了好多位首相了,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是她确信这些首相最终会对她负责。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材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2010年中秋节,刘铁收到他在台湾伯父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在大学好好深造,将来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若该信落款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应是民国
A.96年 | B.97年 | C.98年 | D.99年 |
读下图,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各界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实践,充分显示了香港回归( )
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②促进了香港和内地的共同发展
③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
A.中美关系问题 | B.台湾问题 | C.西藏问题 | D.钓鱼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