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卷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礼乐制度 |
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当始于
A.秦朝 | B.西汉 |
C.唐朝 | D.明朝 |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丞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李大钊在1925年9月9日写到:“列强迫我……赔款四百五十兆两,拆毁天津城垣、大沽炮台,允许外人在京津一带驻兵。”据此判断文中条款应出自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1911年4月21日,一艘中国海军巡洋舰出航,它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国旗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
C.湖北军政府的十八星旗 |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将发起“辛亥百年城市联盟”,与夏威夷檀香山、广州、武汉、南京、北京等城市联手合作开展专题纪念活动。下列有关孙中山的活动,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1905年,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 |
B.1911年,在武昌直接领导了辛亥革命 |
C.1912年,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
D.1912年,在南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幅对联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未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黝;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朱德有诗作:“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反映了哪一事件?
A.南昌起义 |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 C.遵义会议 |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
C.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
D.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淮海战役 | D.渡江战役 |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关于当时孙中山遗志即将实现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②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④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下图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图示情景发生在
A.建国初期 | B.人民公社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 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光复 | B.解放海南岛 | C.香港回归 | D.澳门回归 |
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
下列是2010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联合反恐军演 |
B.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 |
C.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印度、巴基斯坦 |
D.中国第十二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部队抵达刚果(金)执行维和任务 |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疆域最辽阔 | B.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
C.经济最繁荣 | D.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平民长期与贵族斗争的成果 | B.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上的起点 |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高度成熟 | D.量刑有法可依对平民有利 |
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形成于18世纪,实际上的第一任首相是沃波尔
② 内阁是国王控制下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国王负责
③ 一旦内阁受下院反对,首相可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 重大事情须呈请国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奥巴马于20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在任职期间的权力与义务不包括
A.对宪法负责 | B.统率三军 |
C.对国会负责 | D.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 |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C.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 D.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
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这是世界历史上哪一次革命的情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俄国二月革命 |
C.俄国十月革命 | D.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
下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古巴导弹危机的根源 |
B.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 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迈出的第一步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 D.欧洲联盟的建立 |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说明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
B.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
C.国际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灵渠 | D.芍陂 |
《走进历史》曾这样描写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的都城:“这座城市的商业异常繁华,酒楼、茶馆、商店、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夜市还没结束,晓市便已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座都城应是
A.秦都咸阳 | B.晋都洛阳 | C.唐都长安 | D.宋都汴京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B处的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1984年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当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鼓励私营经济 | B.发展乡镇企业 |
C.增强企业活力 | D.建立市场经济 |
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
C.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光绪帝二十五年, 盛宣怀疏言:“入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 ,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上文所描述的新事物是
A.电报 | B.电车 | C.邮局 | D.电话 |
2009年4月1日,安徽宣城市政府正式开通“政民互动”网上服务热线,要求上线的60个市直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咨询类问题24小时以内予以回复,建议和投诉的时限为5个工作日。”……让群众更加便捷反映诉求,让“政民互动”向农村延伸,向所有的社会群体延伸。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他废除的是什么制度?取而
代之的是什么新制度?试简述新制度推广的意义。(2分)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制,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2)据材料二,指出元初地方行政设置的新举措。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三 ( )既避免了邦联条例中央权力软弱的极端,又防止了中央集权的弊端。既把各州团结为一个国家,又可保障人民自由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联系到18世纪大多数国家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状况,唯独美国确立 ( ),这不能不说,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董继民《美国近代史述评》
(3)请指出材料三中的两个括号内应填写的是哪一制度?它确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该制度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有何积极作用?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由于政治地缘等因素,成为大国势力角逐的竞技场,中、美、俄(前苏联)、日、朝、韩等国关系错综复杂。最近更是因朝韩炮战、美韩美日军演等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2010年12月2日的报道称,日本自卫队与美军3日开始在日本各军事基地以及周边海域空域举行为期8天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军演将有34100名日本陆海空军官兵和美国10400多名官兵参加。演习规模达到刚刚结束的韩美黄海军演的6倍,是日美史上最大的联合军演。此次军演美军出动了刚刚结束美韩联合军演的“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在朝鲜半岛局势因朝韩炮击事件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此举意在彰显日美韩三国的紧密关系。
(1)在美韩军演的黄海海域,中国近代史上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的中国北洋水师战败, 直接导致近代中国的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这场战争史称什么?其结局对中国社会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中提及的“日美韩三国的紧密关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初期,当时日本在 日美关系上实施怎样的政策?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 么?(1分)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何?(2分)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浙江经济发达,也是“鱼米之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经济开发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煮盐业、制瓷业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丝织、瓷器、造纸等手工业生产发达,……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庶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丝织、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已居当时中国的领先地位。 ——摘自浙江在线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列举唐宋时期浙江著名的瓷窑。
材料二 1887年,他(严新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摘自《浙江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的原因。
材料三 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2008年,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20多倍(未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4%以上,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中国经济网
(3)1978-200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与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1分)这一改革有何意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