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同祖同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下列题目,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古代中国政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开设工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地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恨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中警告外国侵略者的一段话,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左宗棠收复新疆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曾于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煮豆燃箕”是指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中秋节,刘铁收到他在台湾伯父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在大学好好深造,将来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若该信落款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应是民国

A.96年 B.97年 C.98年 D.99年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B.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C.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D.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工作中心”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八大”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A.主要作用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展开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制定外交原则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历史图片,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展出应该是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是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国际组织。2001年,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段话描述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东盟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8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8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8万 B.约6.7万 C.约11.7万 D.约10.7万人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C.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联邦制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政府大权独揽 B.中央和地方共同享有权力
C.中央和地方各自享有一些权力 D.州政府享有主要权力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这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D.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修养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主要表现在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了工作人员的最高年薪
C.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D.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的军舰闻名世界,因为它“亲历”了1917 年的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德意志三次王朝战争 D.法国大革命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下列各项中,对上述言论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美国扩张的野心膨胀
B.美国谋求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主导地位
C.“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
D.美国按照自己的实力谋求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它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反映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C.它是在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形成的 D.美国实现了独霸世界的企图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 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
⑵ 结合材料二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目的何在?
⑶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当时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
⑴ 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⑵ 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⑶ 促进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⑷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学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晓明同学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蒂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制定“陶片放逐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五例有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70年


西德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5.3
5.2
14.6
5.3
100%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到了落实?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

来源:2010—2011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标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