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
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中国正式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
A.1984年7月1日、1987年12月2日 |
B.1997年7月1日、1999年7月1日 |
C.1999年12月20日、1997年7月1日 |
D.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
时至今日,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③“两个中国”“一边一国”的活动 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 |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
B.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C.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
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是1999年中国流行的一首歌曲,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B.香港回归祖国 |
C.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不断加强 | D.澳门回归祖国 |
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时写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 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哀诗反映了于右任先生的
A、渴望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情感
B、渴望澳门回归祖国的情感
C、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的情感
D、渴望香港回归祖国的情感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
A.两种社会制度 | B.两种经济制度 | C.两种法制制度 | D.两种军事制度 |
下图为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会谈。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协会、海基会是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 |
B.海协会、海基会是海峡两岸的官方组织 |
C.两会会谈的最大成果是达成“九二共识” |
D.两会会谈涉及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
2008年11月3 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邀请,率团访问台湾。访台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有力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A.通邮、通航、通电 | B.通邮、通航、通商 |
C.通邮、通路、通商 | D.通信、通电、通路 |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香港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
2008 年8月8日,在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华台北代表团的入场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声雷动。“中华台北”这一名称的使用从本质
A.台湾方面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
B.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
C.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了国际奥委会 |
D.台湾方面已接受了“一国两制”构想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二: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实现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一及材料二回答,近代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目的有何不同?两次合作的建立有何共同依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